达义大和尚在多伦多大学宗教学院讲禅从汉传佛教看禅与心理健康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2019年4月2日,加拿大佛教会会长、湛山精舍住持达义大和尚应多伦多大学Emmanel College(宗教学院)邀请,在大学基督教研究学院为大众讲解从汉传佛教如何看待「禅与心理健康」,并教给大家禅修的具体方法。

禅,无处不在

Emmanel?College院长Michell说:「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禅已经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且随处可见。所以今天邀请了达义大和尚为大家讲解佛教的禅修和方法。」

达义大和尚说:佛教的禅修已经深入在我们的世界各个角落了。无论来自于哪里的人,信仰什么宗教,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不要画地为牢,把自己囿于某一种文化中。今晚我们一起在多伦多大学的教堂禅修,这也充分体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价值。不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找到一个方法,一个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方法。佛教认为禅修可以让大家找到自己的快乐。

佛教的禅是东方的心理学,是心性之学,这个心地法门引导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去除烦恼、得大自在。佛陀对不同心理病患者,用不同的方法给予对治。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佛陀的禅法是治疗心理疾病最好的方法。

禅修的好处
达义大和尚说,我们湛山精舍的开山长老性空师父今年已经95岁了,他每天早晨打坐的时间将近两个小时,而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也是他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禅修可以让我们得到:
(一)身体健康: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有益全身气脉通顺,延年益寿。
(二)内心宁静: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头脑清醒,去除内心浮躁、不安、怨恨和不满。所谓宁静而致远,静是智慧的基础。
(三)智慧增长:禅修中,懂得放下,消除执着;学会聆听别人的声音,为他人着想。心灵得到净化之后,自信心自然增强,幸福感提升,生活更加充实;敢于面对一切,理智的处理一切问题。明白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提得起,放得下,悟到了进退的境界。
(四)禅修时是要我们放下所有的妄想和执着,才能明心见性,开悟解脱。
大和尚说,刚刚和Michell校长在探讨禅的的价值时,双方认为:佛教不仅仅是宗教、哲学、文化、教育、更是一门心理学。禅的本质是心性。禅修可以让你的心更加宁静。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有智慧的发脾气就是一种方法,要学会管理好我们的情绪。禅修时是要我们放下所有的妄想和执着,才能明心见性,开悟解脱。
禅修打坐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意念要集中要专注。佛教认为禅坐专注能产生强大的观察力,洞察万物,彻底明了,就像阳光下的一个放大镜,能点燃一根火柴。在我们集中心念,制心于一处,无事不办。任何人都可以在佛法里得到妙用。你的专注度决定你的智慧。你如果每天禅修就会慢慢增长智慧。
如果每天用10分钟在固定的时间,坚持下去,数月后您的身体,脸色、气质等都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修行人,脸上是放光的。

?? ? ? ? ? ??禅修的具体方法
?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中国天台宗的禅修方法。如果今天用禅宗的禅修方法教给大家,我担心在座的人来自于世界各地,文化不同,不一定会理解,我认为天台宗的禅修比较有系统和次第,容易进入禅修的状态。
天台宗禅修的方法有调身 调息 调心三个阶段,比较容易学习和理解。
(一)调身:坐姿的要求
坐在椅子上时,身体靠背,放松身体,双手放掌,两大拇指相接触,眼睛微闭放松,脑部放松,脸部放松,肩膀放松,身体各部分都要放松。
(二)调呼吸
感受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自然、舒畅、清净舒服;呼吸不快、不慢 ?正常呼吸。意念专注位于鼻子上,用一呼一吸的数息法,从一到十再回圈。
(三)调心
观想身心处在一个开阔的山野中,感受周围花香鸟语十分清净、祥和。此时可以再配合调整呼吸,最终调到龟息的状态。

?禅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达义大和尚认为,佛教对心理的治疗要知己知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烦恼。我们首先要找出自己的病态,再找出病因,这样去和心理健康的人比较一下,差距在哪里?然后再找出方法。
目前,公认的标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 )和贝拉·米特尔曼(?Bela Mittelman)提出的十条: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大和尚说;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层次去对治心理疾病:
了解烦恼痛苦的状态;

寻找烦恼痛苦的根源;
明白真正健康的喜悦;
运用治苦的方法,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我们透过佛教的禅修彻底了解自心的问题与宇宙人生的真谛;从禅的觉悟中找到幸福快乐的人生。
今次,达义大和尚在有近100年历史的学府里讲解东方古老的禅与大众心理健康的有关话题。此次让参加者明白了如何通过古老的禅以及禅修洞察心里健康的奥秘。现代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与佛教「四大不调是身病,三毒是心病」的学说;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如何反观自照检验自己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与对治「三毒」的「三无漏学」的对应关系。为佛法对现代大众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升华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问和解答

在15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大和尚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1、法师您刚刚说每一个都有烦恼,您有烦恼吗?
答:有!我的烦恼更大!众生无业不生娑婆!出家人的烦恼更大,因为在家人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出家人要想如何把佛法推广出去,每时每刻都要去想弘法度众生,但是我们人现在处于物质时代,出家人因为众生难度,所以烦恼更大。

2、在打坐时,「想」和「悟」分开,有什么不同?
答:「想」是用分别心去思维和取舍;「悟」是破除万念,心进入到一定的程度,觉察宇宙万物的一种境界。在静坐时难免有妄念,但要记得把正念拉回来,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3、我给流浪汉做服务工作的,佛教认为如何为这些流浪汉、为吸毒、受过重伤的这些人教授禅修?我想把佛教的禅修方法传授给他们,但是效果不好,应该怎样去?
答:对这种特殊人群,跟其他人不同,应该要请好的、专业的师父去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所需去找寻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

4、法师您好!请您阐述一下如何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念应用到禅修当中?
答: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佛教中的「空」和「色」,不是简单的一个形式,不是可以看得到的,「空」的概念是即使你在这里听课,我在这里讲话,这都是空的;实际上,这里都不是空的,你在打坐时,可能有妄想,或者你可以看到所有的相,从佛教的角度讲,这是这是暂时的,超过暂时皆为「空」。这是用语言简单介绍,但是真正的空,是要看每个人自身的实修,直到有一天,你会在禅修中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理念。

5、法师:您刚才提到法喜自在,如何达到法喜自在?您是否有体会到那种境界?
答:我没有法喜,有法喜说出来,那也不是法喜。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去实修,不断地实证。我们通过禅修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体会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这种境界只能意会不能言说,说出来的法喜不是法喜,只有自己去实修和体悟。法喜充满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境界,要得到这种感觉也是取决于您是否有这种慧根。

6、师父,您说人的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这种感觉是否是真气?这个气息是否很重要?气息平顺是什么样的体验?

答:佛教的禅修是通过呼吸提起正念,正念保持住,清净心就会现前,心清净了,身心去看世界,自然而然就感觉清净,所谓心净国土净。在禅修过程中虽然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但不能舍本求末,还是要回到当下的一念心。道家讲气,佛教禅坐重点在于心念,因为心念平和了,自然呼吸就顺畅了。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作者:Jeff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