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毅鸣 传高球人生哲学 续高球中国之梦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打高尔夫的人打到情浓时,高尔夫便几乎成了一种宗教体验,打球的焦点也不再是较量球技,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生感受,在运动中真正了解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其他球手建立和睦关系,以及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而这也正是高尔夫从贵族运动走进平民生活,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魅力的原因所在。直径40余毫米的白色小球躺在绿色草坪上,用最安静的姿势对抗著将要来临的击打。
 
  这样的平静一点一点地将击球者挥杆前的亢奋转变成沉稳,再三运筹与沉淀之后,最终挥杆击球时,这只从平静到腾飞的白色小球落向何方,全然展现了击球者的所有特质。
 
  “高尔夫球,是一项需要心理战术的运动,凡是被它诱惑的人都需要首先战胜自己,方能战胜对方。” 加拿大高球教练联邦协会华人分会会长谭毅鸣如是评价,他说,高尔夫是最容易让球员与胜利擦肩而过的运动,这项运动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最糟糕的事随时都会发生,球员的任何情绪波动都会让整个局面一败涂地。
 
 
加拿大高球教练联邦协会华人分会会长谭毅鸣
 
融汇高球心理学
 
  从表面上看,高尔夫是一项简单而缓慢的运动,一捆球杆和一只球就可以开始。在开阔的绿茵上,用球杆将球一次一次击入那些分布在草坪上的小洞里。但是,工具的简单可能意味著在这项运动中,取决于人本身的因素就更多。大部分的球类运动,都需要球在不停传递的过程中,在瞬间利用本能的体育灵感和反应能力作出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天赋和训练经验。然而,高尔夫球则不然,它给了击球者太多的思考时间,每两次击球之间的距离让击球者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段时间也正是考验击球者心理素质和体现技术的关键。
 
  近年来,谭毅鸣会长越来越多地在他的教学与讲座中融入了高球心理学的内容。他说,高球运动就如同一部电脑,需要有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的搭配,方能运作出其强大的功能。而打高尔夫球,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就相当于自身所具备的硬件设施,从最开始的基本动作训练过程,我们可以说是一种硬件设备的积累与投入,但是接下来球员打球时的临场发挥,心理素质,情绪波动都可视其软件技术的配合,对最终所取得的成果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不同的是电脑是硬件在先,软件在后,而打球则要求球员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具备一种自信而平和的心态,配合自己过硬的技术动作,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打球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触:从小球被击起,到不早不晚、不快不慢、不轻不重,刚好落入那个小洞,这一段弧线要求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完美的结合。这种恰好中卷裹著禅宗一般的玄妙,似乎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运动游戏,而是击球者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与握著球杆的手之间的较量,和球技与运气之间的较量,较量中要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点却总是在每一次击球时不停地变化。谭毅鸣会长说,对高尔夫球员而言,只要上了赛场便毫无退路,将自己暴露于众人的眼光之下,完成这场没有预期的运动。这需要非常的心理战术,因为从执起球杆的那一刻起,你就成为焦点,而之后可能出现任何让人颜面无存的事情,任何结果都要承受,失败也找不到自己以外的其他借口,所以我说,对这项运动而言,心里因素是取决胜负的关键所在。
 
结缘高尔夫运动
 
  然而奇怪的是,这运动却越来越被大范围地接受,人们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进入高尔夫球场,从此被一场接一场的高尔夫球运动连接成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讲起结缘高尔夫,谭会长颇有感触地说:当年在我还是孩童时代,坐在爸爸的车里,路过一片广袤的草坪时,我便有了一种异样的冲动,想进入那片美丽的境地。可是当时在港督府当公务员的爸爸却意味深长说:那可不是你能去的地方,那是我的老板(港督)打球的地方,一般人士进不去的。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将高尔夫运动在谭毅鸣有效的心灵上凿下了深深的“贵族运动”与“外国人玩的运动”之烙印。
 
  很长时间以来,在谭毅鸣整个的成长过程中,都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持有很偏激的观念。从少年时代起,谭毅鸣就对各类运动有著极高的天赋及悟性,曾经一度还立志要做体育比赛评论员,但就是对高尔夫运动一直都非常排斥。谭会长是香港人,从小生长于受英国人统治的殖民地香港,虽然骨子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但是接受的却完全是西方的教育。这种畸形的成长环境让谭毅鸣幼小的心灵中就有强烈的民族情结。在加拿大中学毕业后,谭毅鸣回到香港,按照自己要做一名律师的志向,在一家律师楼里工作。在处理不同个案时,他接触了许多人和事,使他明白了为人之道,需要追随自己的意念和心思,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路。
 
 
  移民加拿大以后,谭毅鸣在一家电脑公司做起了销售主管,组成了自己的销售团队。在销售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热爱打高尔夫球的顾客,凭借儿时对高球运动的阴影,谭毅鸣一直对高球运动没有好感,认为高球是一种老人家玩的缓慢运动,是为迎合商贾的一种「虚荣运动」。然而也许是缘分注定,为了迎合客户需求,为公司征得客户,终于有一天,谭毅鸣不得不站在了发球点上,挥起了他人生的第一杆。
 
高球历练人生路
 
  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位很成功的电脑人的谭毅鸣坚信做任何事都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生信条。所以当他意识到为了客户的利益,他必须接触高尔夫这项运动时,去练习场练球之前谭毅鸣做足了功课。他先在网上查看了大量的关于高球入门技术的资料,加上自己的认真揣摩及天赋,当他挥出第一杆时,没有像其他初学者那样或是打不到球,或是击出地滚球,而是挥出了一记漂亮的飘球。也正是那记漂亮的飘球以及同去朋友的赞叹声给了谭毅鸣自信与勇气,让他从此结缘高尔夫并彻底迷上了那小小的白球!
 
  从那时起,每天白天谭毅鸣都是穿著西装,打著领带穿梭于各大公司之间,俨然是一位生意人,晚上下班后他便换上球衣,一头扎进练习场打球。与久而久之,高球在他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主要缘于谭毅鸣的好胜心理,同时也反映出谭毅鸣刻苦专研精神。回想起那段时光,谭毅鸣说,说来奇怪,我从学球到当教练,从来没和教练上过一堂课。完全凭借自己的悟性及刻苦,所以在掌握高球技术的过程中,他付出了很多,也走过不少寃枉路,体会到学而不得其法的挫败感。他因而明白到一个好教练对于一个打球者的重要性。
 
 
  随著球技的提高,谭毅鸣越来越为高球而痴迷。由于没有得到专业教练的指点,他曾将自己的两侧韧带都拉伤,而无法打球。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停止对高球的痴迷。不能打球了,每天下班后他便跑到不同的球场,去看老外高手打球。为了避免遭人质疑,他只能躲在远处揣摩人家的挥杆动作。在谭毅鸣的思想深处,他一直认为高尔夫球是一项西方人的运动,他要从外国人对高球运动的享受中找到高球的精髓。
 
贯通中西方文化
 
  从业余休闲活动到成为一名职业教练,谭毅鸣走得并不情愿,因为相对成功的电脑生意人让他的职业前景一片光明,然而魂牵梦萦的高尔夫又总是推著他一步步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慢慢地,跟谭毅鸣打球的人越来越多,技术层次也越来越高。朋友,生意伙伴要求和他学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最后甚至有人愿意出钱请他去考教练牌,这让谭毅鸣非常感动而无法再拖延。2003年,谭毅鸣终于下决心结束电脑生意,做起了一名职业高尔夫教练。
 
  对谭毅鸣而言,教高球除了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一场文化运动。他希望高球在加拿大的华人社群得到普及,他以自身的经验证明,普通人也可以打高球,并成为专业教练,而高球运动可以成为联系华人的工具,令刚移民加国的华人更快、更易融入加拿大社会。一旦全心身投入,谭毅鸣便一举拿下了所有教练考牌官的所有资质,并融汇中西方文化于高球之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心理学高尔夫教学法。
 
  谈到高尔夫文化,谭毅鸣颇有感触。他说,西方人打球通常在心态方面非常随意,但是在动作方面则非常注重外观与爆发力,这与他们的身体结构与天性有关。而中国人往往讲究扎实的技术动作与内力,而中国人打球应融汇中国文化之精髓,因为中国人做事多为思想型的。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与文化过于谦卑与内敛,曾几何时崇洋媚外甚嚣尘上,甚至大兴“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之说。
 
  谭毅鸣说,依我所见,特别是结合我自身练球的经验,我觉得华人打球如果盲目地跟随西方人的训练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不错,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但其最早也不过是一帮苏格兰牧羊人在回家的路上偶然用牧羊棍将一颗圆石子击入兔子洞中,从而得到启发,发明的一项运动。然而若谈到技术层面的训练方法,我觉得结合运动心理及身体结构等因素来说,西方人与东方人存在著极大的差别。对于打高尔夫这种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运动,如能结合中国之博大精深的渊源文化,将中华武术中的内功、太极、气功等因素运用进高尔夫的训练中,我认为会有突破性的提升。以我个人经历而然,我每次在外国同行之间的交流现场打出的球都会让那些外国同行刮目相看。他们总觉得我打出的球和别人不一样,但却不得其究竟,原因就在于我是在运用内功打球。对于这一点谭毅鸣会长有很多设想,他希望能有一天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针对华人球手特性的教学与训练方法,一改国内盲目崇尚外国教练之局面。
 
 
  在世界高尔夫教练协会的交流活动中,谭毅鸣教练曾受世界高尔夫教练协会主席GEOFF BRYANT之邀,介绍中国的高尔夫文化。在那次盛会中,谭毅鸣教练结合自己多年来对高球运动与“中国气功”和“中国功夫”的结合与运用,联系中国古老的上下五千年文化,系统地介绍了以他自己为代表性的高尔夫运动心理学,赢得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同及赞许。谭毅鸣会长更希望能将这些高球文化的精髓带回中国,使高尔夫运动在富饶的中华文化沃土中茁壮成长。
 
续高球中国之梦
 
  随著中国大陆的经济迅猛发展,高尔夫被视为一种社交手段,以“天然谈判桌”的姿态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谭毅鸣会长经常被邀请回国在各大院校及俱乐部中做教学讲演,针对高尔夫心理学、高尔夫礼仪、中国大陆的高尔夫生意经、女子高尔夫等话题做专题演讲。
 
  不过,谭毅鸣教练也透露说,其实高尔夫球的危险之处在于,打球的过程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缺陷。高尔夫球所要求的性格是沉稳,是节制,是精准,是控制,是充满规则的放松,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去打高尔夫球绝对做不到放松。所以在高尔夫球界流行著一句话:18个洞下来,可以将一个人彻底看透。谭毅鸣说,高尔夫教学是一门博大精神的文化,一直以来在中国的高球界有一种过分依赖西方文化,崇尚贵族运动的怪象将高尔夫运动引入歧途。谭会长对此颇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利用一切可能条件来扭转这些不正确的现象,还原高尔夫其自身本质,并将高尔夫运动融进中国文化元素,使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健康发展。
 
  对于女子高尔夫话题,谭毅鸣会长似乎更有见地。他说,很多球手对高尔夫的误解就在于认为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靠发力感,靠身体素质取胜的运动,实则不然,谭毅鸣会长指出,他自己本身就不属于有著高大身材及强壮体魄的选手,但是每年在世界高尔夫教练协会的交流活动中,那些老外高手同行们都惊讶谭毅鸣打出的又高又飘的球。谭会长说,我打球靠的是内力,这也是我看好女子高尔夫的原因。
 
  谭毅鸣认为,女子打高尔夫没有任何的不利因素:从身体外形说,娇俏灵活,善于调节内力与外功的张弛;从心理素质讲,女人的抗压能力从来都是在男人之上的。所以几年前谭会长就曾预言中国高坛将出现一颗新星,并且必定是女子。冯珊珊的大满贯验证了谭会长的预言,也预示了女子高尔夫运动将在高尔夫运动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谭毅鸣而言,教高球除了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一场文化运动。他表示他将终生致力于将高尔夫球运动的正确理念在中国大陆及全世界范围的华人社区中推广及普及,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及精髓融入高球运动之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教学理念。作为加拿大高尔夫教练联邦协会创会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华人考牌官,他开创了以华语授课、考牌的先河,被誉为北美第一华人考牌官。这一创举不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得以加入高尔夫的行列,对高尔夫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更让西方专业人士对中华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及认同。他一直在不懈地倡导将中华文化融入高尔夫运动之中,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高尔夫。
 
 
  此外,谭毅鸣会长在积极推广高球文化之余还热心发起及参与各种慈善活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谭毅鸣会长发起及组织了“万颗高球送暖流”的赈灾活动,被国内外高球人士誉为“爱国教练”及“慈善教练”。同时他亦创办了加中高尔夫球及文化交流协会。他希望高球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区得到普及,还希望把真正的高尔夫理念带回中国。此会旨在促进加拿大与中国的高尔夫球文化交流及双边旅游发展,并得到加拿大安省旅游文化厅厅长陈国治先生的支持与赞扬。过多的社会活动及回国讲学虽然占去了谭会长的正常教学时间,影响了他个人的收入,但是他表示,弘扬高球文化,推广华社高球已成为了他的使命。对于华人打高尔夫的前景,谭会长胸有成竹,他说目前世界前三的位置中已有两人是亚洲面孔了,曾雅妮登基天后位置之后,冯珊珊又以大陆人的背景首夺大满贯,这足以证明华人在高球界的实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中国人能用小小的高球亦如像乒乓球一样向世人证明华人的力量与实力。
 
  在高球之路上,谭毅鸣深刻体会过教练的重要性。“高球运动,获得正确指导的需求比其他球类要高,”谭毅鸣说,“特别是初学的头半年至一年,绝对不能错过最基本的指导,否则错误成了习惯之后再改就难上加难了。”谈到这,谭会长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在中国办高尔夫学校,通过正规教学,让高尔夫走进课堂,走进普及教育。将他自己所学所用奉献给中国的高尔夫运动爱好者们,这就是谭会长的中国高球情结,也是他的中国之梦!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