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债务困境:“撒钱”不可取,投资更重要
在上次的专栏文章中,我们谈到加拿大财政面临赤字激增、债台高筑的严重问题;我们还分析了在疫情形势下,以往通行的“开源”和“节流”这两种减债方式都行不通,因为加税会损害实体经济,同时政府也难以减少疫情开支。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加拿大应该怎么应对赤字和债务困境呢?
直升机撒钱不可取
除了开源节流,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有时还会采取“债务货币化”(或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货币政策,主要方式就是由央行来购买无息的政府债券,相当于央行直接给政府注入新的资金供其使用,同时政府又不需要向放债人支付利息。
— 广告 —
— 轻松传媒活动策划 —
这种基于“现代货币理论” (Modern Monetary Theory ,MMT)的“印钞票”、“直升机撒钱”的货币政策,看起来似乎能解决政府债务激增利滚利的困境。特别是在现在疫情后的经济不利形势下,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解决政府缺钱问题的灵丹妙药。
然而,这种手段由于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存在巨大的争议。我认为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损害了央行的独立性: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由央行主控货币政策,由政府主控财政政策,这两者是有明确界限的。但是当政府可以要求央行无限制给政府买单的时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把创造和分配货币、乃至信贷和支出的权力都交到了对经济、金融并没有深入了解的政客手中。如果让一心扑在选票上的政客们来决定怎么撒钱,撒多少钱,这很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恶果。举个例子,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为了偿还巨额战争赔款和尽量满足德国民众的生活,就选择了债务货币化政策,但是由于无法有效掌控货币化的力度和节奏,最终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1919年1月到1923年12月,德国的物价指数上涨了4815亿倍,成为人类历史上恶性通货膨胀纪录保持者。
以投资改善财政
因此,虽然在疫情之下我们需要央行采取一定的量化宽松政策,但是必须要把握好放债的规模和用途,不能走上无节制的债务货币化之路。而要真正解决债务问题,我认为一个更好的方式是着眼于投资。
这就意味着政府通过央行获得的无息、低息借款,不应该只被用在不分轻重、没有回报的“直升机撒钱”上,而是应该更加有的放矢地推进投资性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通过投资回报获得的收入来降低赤字、减缓债务,而不是靠加税来增加国民负担。比如通过投资收费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项目,既可以在疫情导致的经济放缓时期创造就业岗位,又可以为交通系统升级,并且在建成后为财政创造新的稳定收入来源。又比如给有潜力的加拿大企业增加投资,既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降低失业率,等经济恢复后则能获得投资回报。
加拿大还可以向新加坡政府学习,重视海外投资。我们知道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GDP大概只有加拿大的五分之一,但是它却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政府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它在国内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投资海外证券、地产、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等,给新加坡财政带来了持续的收益,让新加坡在维持低税率的同时能保障国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全方面福利。而且疫情形势下,也正是可以考虑对海外低价优质资产进行投资的时机。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面对疫情带来的赤字、债务问题时,加拿大政府的确需要采取一定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央行获得更多的资金流。但关键点在于为这些资金选择最有效、回报最高的使用用途,而不是一味地“撒钱”。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让这些无息、低息的央行资金能够持续性地钱生钱,有效地减缓赤字,让不断增长的投资收入为我们,也为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国民提供有效的保障,而不是让债务延续下去,成为他们身上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