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社会的保镖业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以保镖护院为职业的行业——镖局,在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带兴起。它对稳定这一地区的社会秩序,保护商业繁荣、铺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起着很大的作用。

说明: C:\Users\vanessa\Desktop\easy文章\旧社会的保镖业\前门大栅栏老照片.jpg

前门大栅栏老照片

 

—   广告   —

—  连花清瘟胶囊 抗疫必备   —

 

那时,北京城里较有名气的八大镖局都集中在前门一带,其中京都会友镖局最著名。镖是古代兵器的一种。一支镖足有1斤多重,外形略似扎枪头。镖头尖利,用钢锻制磨砺而成,是一种用手投掷的暗器,可以伤害较远距离的对手。过去,凡是干镖局这一行的人,都练就了使镖的过硬功夫,长此以往,“镖”就成了保镖行业的代名词。

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镖”的含义更演化成了被保护的对象,贵重货物、金银珠宝、大宅院和重要人物,都被称为“镖”。保护这些对象的人,就称为“保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交往的频繁,为避免货物横遭沿途盗匪的抢劫,确保货物的安全,货主需要雇用一些武艺高强的人来保护,于是保镖业应运而生。早期称为“跑散镖”的和“跑游镖”的。后来众多情投意合的武林兄弟组织起来,合伙立个字号,备有马车、轿车,专为客户运输贵重货物,这就形成了“镖局子”。

镖局的业务,大体可分三大类。一是“走镖”,它是镖局的头号买卖,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就是“负责押运”。最早走镖用的是手推车,称为“镖车”。车上要插上“镖旗”。“镖旗”分不同颜色,代表各镖局的字号。后来手推车换成马车,镖车起程和遇到歹人拦劫时,保镖人照例要“喊镖” (即用特殊的声调和语言,喊出镖车的去向,自己是哪一家镖局的镖车,保镖人姓名等)。到了民国年间,保镖人干脆连马也不骑了,改为随车“保驾”,有点儿像现在的火车押运员。

说明: C:\Users\vanessa\Desktop\easy文章\旧社会的保镖业\会友镖局的镖旗.jpg

会友镖局的镖旗

镖局业务的第二类,是被雇用替官僚、富商、财主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银行商号看家护院,防盗防劫,行话叫做“守地”或“坐夜”。当时,北京的一些公共场所,包括宝局(赌场)、娼寮(妓院)等常乃是非之地,都花重金雇有保镖,以事弹压,维护秩序。

镖局业务的第三类,就是承担保卫某些官僚、富商、政界要人的人身安全的工作,行话称为“跟班儿”或“护身”。

说明: C:\Users\vanessa\Desktop\easy文章\旧社会的保镖业\镖车.jpg

镖车

镖局作为北京的一种行业出现,大体上说当在清代。那时,进镖局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北京城乡练武的很多,能在镖局谋事的却寥寥无几。要想进镖局,一要有超群的真功夫;二要有可靠的武林高手出面介绍;三要有知根知底的人作担保;四要有不怕掉脑袋的胆量。四者俱备,才能吃上保镖这碗饭。

在镖局谋事比较其他出卖苦力的劳动,按说是比较舒服的事。只要别出事,保镖每月可挣四五两银子,年终柜上要是赚了钱,还可以分点红。但镖局里也有一套大家自觉遵守的局规。没有差使的人员一律在局子里等候差遣;白天在柜上,除了吃饭的时间之外,就是练武;到了晚上,该“坐夜” “守地”的便纷纷到各家商号守卫去;若派到谁去“走镖”,谁就得去,就是有天大的危险,也要义不容辞,不许推三托四,等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处兵荒马乱,华北经济日益萧条。镖局门前更是生意冷落,于是,会友镖局在30年代末正式宣布散伙。镖局的镖师、镖客们也自谋生路各奔前程,年纪大的回家养老,年轻的分散到各个商号以及“大人物”家当护院保镖和贴身护卫去了。从此,镖局行业一蹶不振,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文/ 刘夏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