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字号(三)— 闻名遐迩的文化店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老北京的文化用品商店以荣宝斋、宝文堂、老二酉堂较为著名。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创建于1672年。创办松竹斋的是一个姓张的浙江人,他因在京为官,有一些积蓄,于是就拿出一部分钱来开了这个专门经营文房四宝的商店。松竹斋的主要收入是靠经销信纸、信封、稿纸、仿纸、扇面等大众化的文化用品。经过多年经营,松竹斋深受大众欢迎。

松竹斋的店主毕竟是官宦人家,不谙经商为贾之道,再加上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经济越来越不景气,当年门庭若市的松竹斋逐渐出现了难以维持的局面。1894年,店东将店名改为荣宝斋继续经营。民国以后,荣宝斋为了扩大经营,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南京等大城市开设分号,并精选熟悉业务的人员担任经理,广泛发掘,收藏珍品,与许多书画界名家来往甚密,为他们广开方便之门,获得很高的声誉。1937年开始,荣宝斋的业务再度衰落,几处分店也急转直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总店负债累累,濒于倒闭。解放以后,在国家的扶持下,荣宝斋起死回生。

—   广告   —

—  大洋海产 加拿大的急冻海鲜先锋  —

 

宝文堂开创于道光年间,以经营账本为主。至同治初年,因业务不振,亏损太多,濒于破产。1866年,刘水福出资,委托他在京城的同族兄弟刘永和把宝文堂接收过来,改为以经营图书为主的书铺。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印刷、出版、发行的书店。

1929年以后,宝文堂出版的木版书因受上海出版的铅印、石印书竞争的影响,在农村也不太受欢迎了。在竞争面前,宝文堂借款购置铅印设备,发展出版发行业务,使宝文堂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宝文堂书店出版的通俗文艺读物

新中国成立之后,宝文堂公私合营。1954年,宝文堂与中央一级的通俗读物出版社合营。1958年,通俗读物出版社撤销,宝文堂成为中国戏剧出版社的一个附属出版机构。“文革”后,宝文堂又继续出版通俗文艺读物。

老二酉堂创建于明朝末年,中间几经易手,到清代光绪年间,被一个名叫陈荫棠的人接办。陈某最初只是印售木版唱本(京剧唱词选段)。这些唱本颇受粗通文字的广大市民、店员、职工和农民的喜爱,又因印制唱本成本低,发行量大,获利快,所以老二酉堂很快就赚了一笔钱。

老二酉堂印刷出版的百家姓

—   广告   —

—  周彦 多伦多地产经纪 一手楼花,专业买卖,多年经验, 欢迎委托 —

后来,陈荫棠结识了清宫内的一名太监,靠这个太监帮助,承揽了给清宫装订皇室家谱的业务。用的纸是专门为皇室生产的榜纸。这种纸比最好的宣纸还要好,老二酉堂借机藏匿了大量的榜纸。清廷退位后,就用来刊印古籍,同时出售给书画家写字作画,因而发了一笔大财。

民国期间,陈荫棠还将经由那个太监之手弄到的清廷殿版《四书》《诗经》等书翻印出书。殿版《四书》《诗经》原是清廷御制的非卖品,一般人得不到。老二酉堂因此走红。陈荫棠看到印制古籍有利可图,便大量印制古籍,同时非常重视出书质量,很快就成为北京红极一时的古籍书店。1937年后,日本人入侵北平,老二酉堂蒙受巨大损失。解放后二酉堂并入新华书店。

文/ 刘夏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