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跃在大洋两岸的京剧票友——梅派名票贾丽妮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1984年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梅兰芳诞辰90周年纪念演出时,美籍华人贾丽妮女士与袁世海同台演出了《霸王别姬》。她那俊美的扮相和精湛的演技,赢得台下一片喝彩。

198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梅兰芳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演出”上,郑洞国、黄维与演员贾丽尼握手。

贾丽妮女士的父亲贾伯涛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历任国民党军界中的要职。贾伯涛先生后来移居美国,1955年他受总理邀请回国,受到热情接待。当时由贾丽妮陪同,叶剑英元帅也接见了他们父女。1978年他正准备再次回国时,不想突然因病故去。遵照他生前落叶归根的愿望,由女儿将他的骨灰送回国内安葬。黄维、郑洞国、杜聿明、侯镜如、宋希濂、李默庵等都是贾伯涛的同学和好友,他们十分关心贾丽妮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京剧,贾丽妮虽无师承,却有家传。她的祖父曾在上海开过戏馆,母亲也很喜欢京剧。她六岁时随父离开上海,向内地转移。当时她父亲的一位副官好拉胡琴,同行人中又有一个和她同年龄的会唱老生戏的小孩,听着听着,贾丽妮也学唱起来。不出一年,两个小孩学会了《投军别窑》。她第一次上台是在七岁时,受到父亲的朋友李默庵将军的鼓励,在碧湖镇为军队演出了《梅龙镇》。从此,贾丽妮开始了她的票友生涯。十几岁时她随父亲到了香港,一阵胡琴声把她吸引到票友中间,老师领她归宗梅派。她省下吃饭的钱看戏,几乎迷得发疯!

1954年,贾女士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中文大学前身)中文系,创办了“新亚国剧研究社”。她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1957年到台湾民航公司工作,同时在师范大学修一些课程。这期间她还参加台湾国剧研究社的演出,半年就演出了六场。

1958年夏,贾丽妮同父移居美国。开始居德州,贾丽妮经常接到纽约友人寄来的戏单,这又引起了她对京剧的无限向往,遂于1959年去纽约。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图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同时,对京剧仍倾注浓厚的兴趣。后来,她进了印度航空公司,一做就是25年。但她并没有忘记京剧,她在纽约成立了“中国京剧学会” “梅兰芳艺术研究社”,成为名噪一时的票友。海外的票房大多设在华埠,一是免招洋人抗议彩排时文武场的噪音,再者是票友的餐饮也较为方便。无形中,票房成了华人聚会的场所,瞧戏成了华人寄托乡思的一种方式。

贾丽妮1973年第一次回中国大陆时曾多方求师。回到阔别多年的上海后,她便四处打听几位久仰其名而未得晤面的京剧界宿耆,特别是她的“太老师”魏先生,没想到得到的总是含糊其辞的回答。幸巧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邻居一个上海京剧团的演员处得知:魏先生原来正在他们团里看大门!贾女士惊喜交集,也顾不得多想,即请那位演员领她去向这位“门房”求教。在“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年代,竟有人从海外回来学传统戏,老先生的感慨自不待言,当即收下这个“弟子”。为避人耳目,师生约定在先生的女儿家,偷偷开始了“填鸭式”的教与学。这一趟,贾女士不仅学到了戏艺,还学会了“乖巧”——1975年再次返沪求教魏先生时,她已懂得给自己“换行头”:头扎两小辫,脚穿平底鞋,身着布衬衫;并以“学唱样板戏”为借口,免得给先生惹麻烦。

在护送父亲骨灰回国时她认识了梅兰芳的夫人。第二天梅夫人就让她到自己家中吊嗓子,还受到梅葆玖、张君秋等名角的指导。贾女士为学习梅派,多年来收集了大量的梅兰芳演出的资料,至今保存完好。

文/ 刘夏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