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历史研究学者黎全恩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石晓宁

在7月1日加拿大的国庆节日来临之际,身居少数族裔第一位的加拿大华人,不能忘却先辈们早在1858年就登陆加拿大,参与到加拿大西部大开发的行列,成为加拿大国家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加拿大华人百年历史得以记录、保留与光大,有多位华裔历史研究学者们在薪尽火传,其中就有已故的、曾任教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黎全恩教授(1937-2018)。

黎全恩教授不仅仅是一位加拿大移民史的研究者,他一生的经历,就是加拿大华人移民历史的一个缩写。他出生于广东省,在香港完成大学、硕士学位后,以优异成绩获英国联邦奖学金,前往伦敦政经学院攻读并获博士学位,研究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史。随后黎教授于1968年移民加拿大,在维多利亚大学地理系任教至2003年7月荣休。黎教授来加后不久,就开始学术转向,进入加拿大移民史、尤其是唐人街的历史研究。他自言起因于偶然看到了加拿大学者对于唐人街的研究文章,感到西人世界不能完全了解华人社区,故触发了黎教授深入进行加拿大华人历史研究的愿望,要把真实的唐人街和华人社群,呈现给英语世界。故从移民加拿大到去世的40多年里,黎教授一心放在加拿大唐人街历史研究上,赢得了“加拿大唐人街研究之父”的殊荣。

图片1:加拿大华人历史研究学者黎全恩

Source: 百度图片

C:\Users\Peter\Pictures\u=733691770,634473303&fm=224&app=112&f=JPEG.jpg

图片2:丁果、黎全恩、贾葆蘅著《加拿大华侨移民史》

Source: 百度图片

最值得一提的是黎教授对于加拿大唐人街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书斋中,他还是一位为保护唐人街四处奔走的行动者,这尤其体现在他对于加拿大多地历史遗迹唐人街的抢救保护工程上。1970年末,黎教授亲自参与了策划重修了加拿大第一个唐人街——维多利亚唐人街。198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加时,曾亲临维多利亚唐人街,并聆听了黎教授对加拿大华埠的前世今生的讲解。鉴于黎教授对学术界与加拿大华人社区所做出的双重贡献,本文从学术研究、社区活动两个角度进行简述,以此缅怀黎教授,向这位学术前辈致敬。

  1. 加拿大唐人街历史研究

在黎全恩教授之前,加拿大华人历史研究华裔先驱学者有1920年代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程天放博士,出版了《加拿大的东方移民》(Oriental Immigration in Canada)。1960年代,长期旅加从事侨教与侨社工作的李东海先生,出版了第一部加拿大华人通史《加拿大华侨史》。1970年代后就有黎全恩教授的接续研究。从1972年发表第一篇加拿大华人历史的论文至2017年收笔,黎教授耕耘领域之深广,超过了之前的研究者,也成为当下加拿大华人研究者中承上启下的学术前辈。

图片3:铁路华工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轮船上午餐

Source: 温哥华公共图书馆

  1. 对于维多利亚唐人街的研究

1971年起,黎教授开始对域多利中华会馆(域多利为维多利亚的旧称)的原始档案进行研读,在此基础上他写下了多篇论文,并于1988年写下了他的成名之作《加拿大华埠发展史》(Chinatowns : 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后又出版了《域多利的紫禁城:加拿大早期唐人街的神秘、符号与面貌》(The Forbidden City within Victoria: Myth, Symbol and Streetscape of Canada’s earliest Chinatown, 1991),奠定了其加拿大唐人街研究史权威的地位。

《加拿大华埠发展史》,凝聚了黎全恩教授20多年走访加拿大新老唐人街(包括唐人街遗迹)、实地考察的心血,也是学术界第一部关于加拿大唐人街充满细节研究的专著。黎著对1858至1988年长达130年来的加拿大各地唐人街缘起和兴衰,进行了实地考证与文化历程的追寻。尤其以对维多利亚唐人街以加拿大最古老的唐人街德研究令人瞩目。维多利亚唐人街是华人来加拿大第一个落脚点,见证了百年华人史,1995年被联邦政府指定为国家历史遗产(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在书中,黎教授将维多利亚唐人街作为一个范本,这是之前研究加华历史的学者都没有尝试过的新视角。

《域多利的紫禁城:加拿大早期唐人街的神话、符号与面貌》一书,更对 1858-1991年域多利唐人街的政治、经济功能以及文化、商业的成长历史,做了史诗般的长卷描述。值得注意的是,黎教授也打破了一般人对于最早来加拿大的华人都是贫苦华工的假设及印象。在华人地产置业(1858-1991)专题中,黎著揭示出了维多利亚唐人街的实体物业实际掌握于少数华商之手。这些134年前最早的唐人街投资者,来自旧金山的华商。他们在淘金潮之初到域多利,即刻就投入了地产业。黎教授研究华商对维多利亚唐人街地产置业的操控,构建出当年唐人街政治与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之一斑,而这只能建立在黎教授多年对于加拿大各地唐人街深度的研究与考察的基础上。

图片4:温金有(Won Alexander Cumyow) –第一个在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图为温氏的加拿大华人身份证

Source: huacun.ca

  1. 加拿大华人历史新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除了加拿大唐人街的研究,黎全恩教授的研究领域还有新的开拓。2010年黎教授出版《唐人街权力核心-维多利亚的个案研究》(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hip: Case Study of Victoria in Canada)。1884年成立的域多利中华会馆,在历史曾经是早期加拿大华人社区的生命枢纽。由于英国长期不允许清政府在其自治领加拿大设立领事馆,与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各类外交交涉都要要通过清国驻伦敦大使馆或旧金山总领事馆来加交涉方可。故域多利中华会馆的成立,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华人全侨性社会组织,曾经有25年(1884-1909)的时间,是名副其实代表全加华人的“官方机构”, 中华会馆的正董有时就会被称为是“唐人街市长”。 黎教授这部别开生面的论著,论述域多利中华会馆125年在中华人社区中的运作与变迁,各类政治势力对于其领导权的争夺与冲突,以及20世纪初年加拿大华社的演变,对于后继学人深入研究加拿大华人社区具有指标性意义。

与此同时,黎教授提携后进,与学者兼新闻工作者丁果以及小说作者贾葆蘅合作撰写《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958-1966)》,这也是他第一次和他人的合作项目。该书2013年一出版即获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最佳年度学术著作奖,随即又获台湾侨联总会2015年度海外华文著述奖的学术论著社会人文科学类首奖,是得到两岸三地侨社普遍认同的少数华侨史著作之一。

另外,1980年代起,黎全恩教授就开始了关于加拿大洪门致公堂的研究,并于2015年出版了《洪门及加拿大洪门史论》,此书可作为黎教授多年进行收集与采访各类原始史料的一个例证。其中有黎教授前往淘金重镇百加委路(Barkerville)获得的,也有对洪门前辈曹建武于1928-30年所著的《致公堂复国运动史》手稿的挖掘,还有从加拿大各洪门民治党机关获取珍贵的原始资料,甚至亲赴英国伦敦图书馆查询原始档案。此外,黎教授也重视口述历史收集,他不辞辛劳地走访加拿大各地洪门民治党的前任、现任主委、达权社的社长以及资深会员,记录他们记忆中的洪门致公堂历史,这种抢救式的资料收集,也是难能可贵的贡献。

图片5:加拿大第一个唐人街位于英属哥伦比亚省加列保区巴克维镇

Source: Barkerville Historic Town & Park, Barkerville, British Columbia

 

  1. 捐赠收藏,福泽后继学者

黎教授从来没有把移民史的研究当成“个人私事”,他从不狭隘地隐藏自己收集的资料,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加拿大华人移民史。2010年,黎全恩教授被诊罹患癌症,考虑到抗癌是一个难以预料的过程,因此开始对自己收藏的宝贵历史资料进行安排。2010年9月,黎教授将自己收藏的加拿大华埠的资料,捐赠给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图书馆收藏。2018年去世前,他又将收集的域多利中华会馆的文献资料捐献给了维多利亚大学档案部。黎全恩教授研究公正,毫无私心,收集史料的过程中,许多历史悠久的华人社团和历史参与及见证者,愿意将珍藏的史料无偿赠与或者托付给他,而黎教授一生也没有辜负这种信任和托付。

二、保护加拿大唐人街以及其他历史遗产

黎教授的唐人街的历史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这就形成了他对于保护加拿大唐人街这一有形的历史遗迹的使命感。促使他参与到保护加拿大各地唐人街的工作中去,并抢救了唐人街的许多重要文物。

  1. 参与加拿大各地历史唐人街的保护工程

1978年开始,黎教授加入维多利亚传遗顾问委员会、唐人街重建委员会的工作,并于次年担任域多利市唐人街重建委员会主席。黎全恩教授把对维多利亚唐人街的历史研究应用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在给维多利亚市政府的报告中,黎教授从唐人街历史保护和今日发展的角度,阐述维多利亚唐人街如何要体现历史遗迹和现代生活平衡发展的规划的要旨。维多利亚唐人街的改造,在居住和商业“独特之城”的面貌下,含有历史保护和今日发展的现代市政管理规划,堪称典范。为表彰他为唐人街恢复原貌做出的卓越贡献,黎全恩教授在1980年获维多利亚市荣誉市民称号。

维多利亚唐人街改建的成功经验,受到了卑诗省乃至加拿大其他拥有唐人街城市的高度关注。1994年起,黎教授应邀出任顾问,参与到加拿大各地如砵崙市、爱民顿市、锦碌市(Kamloops)、百加委路市(Barkerville)、渥太华市的唐人街改造与修复工程中。也对于爱民顿、温哥华、多伦多唐人街修建中华门、千禧门等的项目提供指导。

  1. 对于加拿大唐人街文物的抢救性保护

黎教授深知加拿大华人历史遗物对于研究加拿大历史的重要性。在1980-90年代曾参与到各种保护文物史料的工作中去。1980年,维多利亚市的旧移民局大楼(猪仔屋)即将被拆除。黎教授亲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考察。这座起用于1908年的拘留医院(Detention Hospital),曾经是1909-1924年间华人进入加拿大的第一关。根据当时的规定,华人移民下船第一步就是体检,如没有带传染疾病才可入境。这所拘留医院关押的就是这些华人移民。在拘留医院的墙上,他们刻下了抒发他们愤怒与恐惧的题壁诗。黎教授抢救性地抄录了这些历史的呼喊,并在英文报纸上以《一座华人移民的“监狱”》一文发表,成为研究加拿大移民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黎教授参与保护的历史文物计有:卑诗省省立传遗地产局(Provincial Heritage Property)百加委路(Barkerville)历史公园中的洪门致公堂史料的英文翻译(该“洪门致公堂”遗迹在2009年被联邦政府定为国家级的历史遗迹);为温哥华档案馆翻译了当地著名华商叶生(Yip Sang,叶春田,1845-1927)的家族收藏(叶家在早期卑诗省华人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华人在北美开枝散叶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承担了卑诗省博物馆编制域多利万育堂草药店(Man Yuck Tong) 中药铺的库存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黎全恩教授还积极参与了1992年卑诗省博物馆的加拿大华人历史展览工作,这是华人历史贡献在战后的首次全方位呈现。

3.伴随终生的“历史科普”写作

与学术研究生涯相伴随,黎教授在中英文各类媒体上发表有大量介绍、呼吁保护唐人街的文章,这些虽然是加拿大华人史中的吉光片羽,体现了黎教授通过“历史散文”让加拿大社会了解加拿大华人所做的“历史科普”工作。在英文报章、历史悠久的加拿大华人日报《大汉公报》(1907-1992),1970年代后陆续来加发行的《星岛日报》、《明报》上,黎全恩教授始终是其有关加拿大唐人街的重要采访对象之一。最值得一提的是黎教授不间断地在维多利亚华人社区《华埠通讯》上每期刊出加拿大华人史的短篇。这类短篇的“历史报告文学”从侧面证明,黎全恩进行唐人街史的研究,不是为了一己成名,而是为了唐人街的历史不致湮灭,让华人社区乃至加拿大,都可以从这段历史中得到正面的教育意义,这是一个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宽阔胸怀。

三、加拿大的唐人街: 承前启后 走进未来

2010年,黎教授被确诊罹患癌症,但是其人生最后的8年中,黎教授并没有在休息疗养中度过,反而以更加达观的心态继续其华侨史研究中,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刻。2017年为加拿大建国150年,黎教授在其新著《加拿大的唐人街: 承前启后 走进未来》的前言中,“诚邀本书读者细心思考加拿大唐人街的未来”。他关心的,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士关心并深入研究加拿大华人历史,展望加拿大华人的未来。

而事实上,黎全恩教授对加拿大历史的研究,也并未止于其生命终点。2018年,黎全恩在去世前与《加拿大华侨华人史(1858-1966)》的合作者们与出版社签下合同,要出版该史书的下半分册。前不久,合作者丁果和贾葆蘅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2001)》终于问世,黎教授的学术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对黎教授遗愿最好的告慰!

另外,黎教授亲力亲参与保护的加拿大各地的唐人街,依然在各个城市中焕发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是黎教授同样可以感慰的加拿大华人历史地标。黎全恩教授不同于其他学者的独特之处,成就了他生前身后的殊荣:他既是加拿大唐人街的研究者,也是保护唐人街的行动者,有着教授与好市民的双重身份定位。“加拿大唐人街研究之父”不仅是学术界对他的肯定,更是亲切的民间称谓。在七一加拿大国庆日,重温曾经为加拿大国家所做出的贡献的加拿大华裔族群,黎全恩教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们纪念黎全恩教授这位加拿大唐人街史的研究权威、加拿大唐人街保护和开发的先驱,他的研究成果将会与复兴的唐人街一起,成为加拿大华人历史遗产的重要部分,长久地留载史册!

附:黎全恩教授所获荣誉榜:

  • 维多利亚荣誉市民奖(1980)
  • Ed Schreyer总督授予加拿大员佐勋衔(CM,1983)
  • 加拿大 125联邦周年纪念奖章(1992)
  • 加拿大遗传基金会最高荣誉奖(1998)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50周年金禧勋章(2002)
  • 加拿大总督奖(2004)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60周年钻石勋章(2012)
  1. 石晓宁博士,任教于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文学与语言学系。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