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情未了
黄春晖
也许只有近年来的移民才将体力劳动(Labor)这个词经常挂在嘴边,这是劳工市场供需错位、矛盾尖锐托出的发泄对象,英语原义没有贬义之含,泛指体力劳动,一般的杂工职位称为General Labor或General Help,好事者译为“勒脖儿”“累伯”,一笑明其义。
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衣食住行各行业产生大量的这类工作机会,需要有人去填补,与其说体力劳动选择了你,不如说还未被这个社会真正接受的新移民,只能从体力劳动起步,解决裹腹之虞为先。
西方人择业观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功利因素远远没有国人这麽浓重,更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隐含鄙视体力劳动的“势利眼”,干什麽工作视乎你愿不愿意,还有就是能不能够。基於此人人自得其乐,工作过程既自信也不颓废,收入的高低才是最後的标准。从这意义讲年薪五万的工厂工头要比电脑程序员强很多,而哪个是“体力劳动”就不好说了。
过半的新移民在从事与原来背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可能是个保守的估计,低薪的劳筋骨的活却由不得你不起早摸黑,来自中国大陆的技术或企业移民,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决定了移居到这个国家以後只能面对职业断层的痛苦考验,没缘谋上一份脑力劳动的工作,只能从最低做起。
所谓断层,加拿大从来就不是一个雄心勃勃、高速发展的国家,叫得出名字的产品牌子没有几个,仅有的几家大公司路人皆知,市场容量、开发潜力和能力都很有限,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不少功能已经或正在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从事通讯、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等几大类的移民工程师,不敢相信以前或者现在,加拿大存在这样的空缺(且有一定数量)在虚位以待,没有过人的本领和好的机遇,体力劳动就是不得不的选择。中间层次、低教育技能要求但有较佳福利保障的行业,被如工会之类的堡垒层层隔绝,没有networking(关系网)的新移民,根本摸不到门朝哪边开。
曾经介绍过不少移民进入不同公司的中低技术职位,出现需要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时候,或知难而退辞职离场,或乾熬日子等着挨炒,或被同伴出事故吓得放弃半路出家的“热门”工作,不一而足,既有个人性格的问题,也不得不承受成长背景接受灌输式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疏於动手的代价。
体力劳动的日子也许有头也许无涯,随着时间的推移,求知慾望在退化,从事哪一种的体力劳动已经不重要了,勤勉、上进和乐观,方有关山从头越的一天。中国近代散文学家罗兰“知足”文曰:幸运的背後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自己松懈下来了,幸运也就溜走了。八小时劳动以内以外,均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