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民「效忠」问题的探讨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黄启樟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首先要了解个别移民的背景,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是否在未懂事之前跟着父母来,他们是否为了家庭团聚而离开家乡??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理由。

在我父母的一代,家乡非常穷困,民不聊生,政治动荡,他们选择离开家乡,前往越南谋生。他们对祖国仍然念念不忘,希望及等待家鄕情况有所改善,便返回老家终老,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大部分华侨保留着中国籍,在越南过起中国式的生活。越南在脱离法国殖民统治之後,才开始强迫华人在国籍问题上作出选择。保留中国籍的人会受到很多限制,很多华侨从此成为法律上的越南人。身分虽然改变了,但内心对「祖国」的怀念完全没有改变,大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坚持。如果因为这样而批评这些越籍华人对新国家缺乏「忠诚」,是否有欠公平?除了越南华侨之外,其他东南亚地区的华侨也面对过同样的遭遇。

图片:在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的入籍仪式

越战结束後,成千上万的越南人,其中有不少是老华侨或他们土生土土长的子孙,不愿意在新政权之下生活,或因为曾经参与过抵抗北越的行动,恐怕被「秋後算账」,纷纷向外逃。美国基於「人道主义」,或者为了弥补参战造成的祸害,收留了很多这一类的难民。

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後,这些难民在美国落地生根,过着安定的生活,有些更加变得飞黄腾达,对美国感恩戴德。时移世易,战後的越南从废墟中重建起来,迅速发展,经济欣欣向荣,政治稳定,吸引了不少美籍越南人回流,有些甚至放弃了美国籍。他们并非「背信弃义」,而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越南难民可说是比较幸运的一群,能够看到「苦尽甘来」的日子。但从中东战乱地区逃走出来的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难民就没有这麽幸运了,他们的祖国仍然处於「水深火热」之中,打算回流的计划可能永远不能实现。这些投奔西方的难民很快就发现战争的真相,原来所谓「人道主义者」,便是他们悲惨命运的「缔造者」,增加了「寄人篱下」的痛苦。他们对新国家的「忠诚」,可想而知。

「九七」问题也曾经一度引起港人的移民潮,北美洲是他们首选的目的地。对「九七」前途不明朗的忧虑很快就被现实否定,香港持续发展,从加拿大回流的就达到二十五万之众,新移民反而寥寥无几,形势之改变,令人所料不及。留下来的港人面对香港房价的大幅上涨,感到断了回流之路,只有望门兴叹,唯有既来之则安之,永远做个安份守己的「二等公民」。

近年中、加关系恶化,令人忧虑。今天的局面,是美国反华政策所造成,但基於现实需要,加拿大必须跟从美国的步伐,没有选择的余地。反华言论无日无之,最要命的是那些无中生有的新闻,令人烦扰。如果基於入籍时发出的誓言,加籍华人必须对加拿大表示「忠诚」,支持加拿大的外交政策。这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除非失去一切正义感,或将祖宗忘得一乾二净。

听说加拿大有很多「陪读」父母及「义务家佣」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他们无意离家出走,只不过不想违背子女的「好意」,成全他们的「计划」,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靠拢而来。有些在半年期限签证到期之前就迫不及待要回老家,重过他们从小就习惯的生活;有些在潜移默化之下改变了初心,成为了合法居民,完成家庭团聚之愿望。难以相信这些老人家曾经考虑过「忠诚」的问题,以为归化加拿大作出之誓言,只不过是程序上的要求,护照到手之後就忘得一乾二净。

未成年之前跟着父母移民加拿大,或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他们对加拿大的归属感没有受到太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极少数之外,他们都不认识中国,对中国感到陌生。他们心中只有加拿大,对加拿大忠诚是理所当然的义务与责任。中、加之间的争拗,不要期望他们会站在中国那边,这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能够保持中立或理性的态度,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为了使到那些在西方土生土长的子女对中国有所认识,父母必须向他们灌输中国的文化,介绍中国的历史。百闻不如一见,带他们到中国旅游,小住,了解国情,都是值得提倡的事。当他们对中西文化有进一步认识之後,可充当中国与外界的桥梁,化解矛盾,加强互信,带领世界走向大同的目标。

新时代的移民和他们祖先的一代很不同,移民只不过是一项互利的交易,你看中我的技能或财富,我看中你提供的机会,在条件相配合之下撮合。移民对新国家的归属感是基於利益的考量,新国家对移民的「忠诚」也不会寄望过高。当利用价值失去,这种关系便岌岌可危,可有可无。移民美国的富豪只因税务过重而放弃美国籍的例子多得不可胜数,知识份子受到监视也会萌生离心力。移民再不是「白头偕老的」结盟,来去自如。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