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茵油画《百年华工艰辛路》讲述不能忘却的历史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工业革命的根基,是工业革命七大奇迹之一,在地理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统一了加拿大。

十九世纪中晚期,1880-1885年间,加拿大政府答应了西卑诗市加入联邦提出修建一条横贯全加的太平洋铁路的条件。铁路西部凶险地带由从中国南方招来的17000名华工修建。工程之艰巨、生活条件之艰苦以及待遇之刻薄使得四千多名铁路华工丧生,之后的“人头税”和“排华法”等系统性种族歧视,使得华人走上了数百年的艰辛路。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华裔对修建拿大太平洋铁路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历史书虽然记载了铁路华工对建国的作用,但却未能成为官方和公众承认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成为公众的历史记忆。

铁路华工的巨大牺牲,华裔社团的文化生活中需要铁路华工的记忆,这是构成族裔身份的基石。这些刺激了画家孙茵昌的创造灵感,也激发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孙昌茵认为文字、图画和艺术品可以流传下来,让后世领略当时的社会面貌。他决定以铁路华工题材为背景,用画笔表来表现他们当年的幸酸血泪这段历史,给后人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

孙昌茵前后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包括当时的衣着和生活器具,与民间组织和人头税苦主后裔交流,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一年时间逐步完善了构图。

在这幅长350厘米、宽150厘米的画面中央,是一个浓缩的华人的形象,有力向前伸出的双手,表情凝重而虔诚,他的“吶喊”象征华工的奋斗、挣扎、虔诚与无奈。在他的身后是日、月与枫叶和无数的华工形象,传递出加拿大华人奋斗、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背景还有铁路完工的庆祝仪式,却无一华人。

画面左边,华工告别故乡,远渡重洋的场景;铁路完工后,华工以淘金谋生的场景;留在中国家中妻子独立耕作的场景;白人欺打华人,抢砸华人店铺的场景;数千名华工尸骨不得安葬加国,必须运回故里安葬;华工血泪钱寄回家乡,建成碉楼,现已成时间遗产。

画面右边,华工修铁路的多处场景:开山,运石,炸路,铺地基等;在难以想象的严寒条件下,华工艰辛劳作住着住宿简陋木屋;“人头税”和“排华法案”使华人受到极大不公正的对待和歧视。

完成作品后,孙昌茵意犹未尽,于是再在两旁各加一幅,组成三联画。他说,左边的“望夫归”表达了家乡妇女独力抚养子女的彷徨,与右边孤身在异域谋生华工的无助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修筑铁路的危险与艰苦和不少人埋骨荒野的遗憾以及在加国遭受歧视和欺凌的辛酸。

三联画整体画面呈冷灰色调,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永恒,与主题枫叶金红色相衬托,代表着华工们的血泪为加拿大做出长远的贡献。当初铁路华工的牺牲和今天加拿大的统一,就似日月般永恒。各个历史事件时空交错,穿插在画卷里,勾起苦涩的回忆。

2021年,孙昌茵以华工为题材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纪念为加拿大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工们

(八尺宣纸中国水墨画)

国会议员为孙昌茵与冯玉薇夫妇颁发杰出贡献奖

三联油画《百年华工艰辛路》创作完成后,获加拿大国家邮政局印制邮票首日封提名,油画复制品收藏于加拿大和中国多家博物馆。

《百年华工艰辛路》不仅仅是让观者体会其画面整体的设计感和层次感,惊叹它的丰富、精致与巧思,其沉重感更是唤起观者的情感与思维。 它不仅仅具有记载里程碑的意义,也寓人以深刻的历史意义。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