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压倒民粹:2025年大选后,加拿大在十字路口的自我选择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民粹主义抬头的时代,加拿大在2025年联邦大选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由党在马克·卡尼(Mark Carney)领导下赢得168个席位,虽为少数政府,但已显著逆转此前颓势。而曾高举”加拿大优先”口号的保守党,则在恐惧与分裂中失去了民心,仅拿下144个席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党轮替。这是加拿大选民在危机中,对国家走向的一次冷静裁决。

马克·卡尼,曾任加拿大和英国央行行长,是国际经济治理领域公认的”稳健派”代表。他的上台,标志着一种技术官僚型治理模式的回归:以数据、专业能力为核心,不依赖煽动情绪取胜。

在竞选中,卡尼没有大肆许诺,而是反复强调”经济稳定”、”绿色转型”,同时对特朗普主义明确划界。这种理性克制,在民粹泛滥的国际局势下,反而激发了加拿大中产、专业人士及年轻人群体的广泛认同。

图片来源网络

—   广告   —

—  大洋海产 加拿大的急冻海鲜先锋  —

特朗普幽灵:加国民粹主义的逆火

痛点不在国内,而来自南方。

2025年,加拿大大选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重启对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并暗示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一部分”。这一系列挑衅,在加拿大社会引发了广泛反感。

保守党试图利用对经济焦虑的情绪,提出”加拿大优先”等民粹口号,妄图以激进路线吸引选民。但现实是,加拿大与美国政治文化有着深刻区别:加拿大人更注重秩序、平等和法治,对极端主义警觉度远高于美国。

结果:特朗普的干预,反而变成自由党的助推器,尤其在安大略和魁北克地区,移民群体和中产家庭大规模”弃保投自”。

图片来源网络

—   广告   —

—  冰酒之王,柳泉酒庄  —

保守党的内部分裂:温和与极端的拉扯

保守党的失败,绝不仅仅是战术失误。内部长期存在的温和派与社会保守派矛盾,在此次选战中彻底爆发。在堕胎、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党内立场混乱、自相矛盾,令中间选民望而却步。
尤其是党魁波利耶夫个人的民粹风格,使得保守党在全国范围内丧失了本应握有的中间票仓。

最典型案例是:905地区选民(多伦多外围),历来是保守党的胜负关键。这次,自由党在该区大幅领先,直接改变了大选结果。

卡尼政府的三大隐忧

虽然自由党赢得大选,但卡尼政府面临严峻挑战:

  1. 经济挑战:在全球通胀压力与绿色转型之间,如何找到增长与环保的平衡点?

  2. 对美关系:若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加拿大将如何捍卫自身利益,避免再被经济绑架?

  3. 内部稳定:自由党内有强烈的进步派力量,如何在不失去中间选民的同时,回应内部压力?

2025年大选是加拿大的一次自我审视。面对全球民粹化浪潮,加拿大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通过选票,坚持了知识、专业与温和改革的道路。

但胜利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自由党的未来,不仅要应对经济挑战,更要维护选民对理性政治的信心——这是一次迟到但宝贵的信任,需要以扎实的政策和坚定的治理来回报。

正如《多伦多星报》社评所言:“加拿大全民用选票告诉世界:我们选择智慧,而不是怒火。”

Easycan Inc. (轻松传媒) Journalist  Shengji Lin 撰稿/评论

数据与资料来源:

  • 加拿大选举委员会 Elections Canada (2025年4月28日官方发布)
  • CBC News《Election 2025 Results》

  • CTV News《How Mark Carney reshaped the Liberal Party》

  • Global News《Analysis: Why Poilievre lost, and what it means》

  • The Washington Post《Trump’s ghost in Canada’s election》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Sunny_Li

失望!自由党执政,华人家庭压力只会更大,税高、房贵、啥都贵!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