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天气预报:你信了,它就变!
有人说,在加拿大,最不靠谱的职业之一,就是天气预报员。不是他们不敬业,也不是不专业,而是这片土地的天气,实在太会“演”了。
比如这个5月,多伦多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冬季,草地返青了,园艺店的草种也开始打折。你刷了天气预报,一看:“本周六有中到大雨,气温适中。”你心里一喜,赶紧买来草种和肥料,想着趁着周末下雨,不用浇水就能让草坪长得绿油油——多完美的安排!
于是你在周五晚上翻土、撒种、耙平地,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早上,一睁眼,阳光好得简直刺眼,天空蓝得像P过图,别说雨,连一朵云都没影。你一边给草地打水一边心碎地计算水费,一边默默点开天气App,只见预报悄无声息地变成了“晴间多云,降水可能性极低”。你站在干燥的草地边抬头望天,恨不得打电话问问气象局:“你们要不要对这些种子负责一下?”
— 广告 —
— 大洋海产 加拿大的急冻海鲜先锋 —
还有更经典的反转场景。天气预报说:“明天气温骤降,有小雨转大雨。”你立刻取消了原本安排好的烧烤派对,乖乖穿上羽绒服,出门时还贴心地带了伞,结果一整天阳光灿烂、蓝天如洗。公园里比平时还热闹,晒太阳的、吃冰淇淋的、穿吊带的都出来了,而你一个人满头大汗地站在树荫下,像个从北极赶来参加夏日庆典的误入者。
天气预报为什么这么不靠谱?
说到底,并不是预报员胡说八道,而是加拿大的天气系统本身就极度复杂。地广人稀不说,还横跨六个时区,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北面时不时吹来北极寒流,草原地带又干又热,云彩一来一去,风一吹一卷,多伦多这地方,说变就变。
这边早上还在飘雪,下午就有可能在后院烤肉。你上午在车道上铲冰,晚上却要在阳台喝啤酒。有人调侃说,多伦多一年有四季,但有时候,你会在一天之内经历全部。
既然天气这么“阴晴不定”,在加拿大生活就得学会“读空气”。天气预报看看可以,但不能全信。20%降雨概率,翻译成人话是“你最好还是带把伞”;体感温度负15度,那是真冷,不穿秋裤纯属硬刚;预告风速60公里每小时,别笑,是真的能把你家垃圾桶送走。
— 广告 —
— 冰酒之王,柳泉酒庄 —
所以大家渐渐也摸出了经验:家门口三样东西必备——伞、外套、和一颗随时准备脱层衣服的心。衣服要按“洋葱”穿法分层搭配,内热外冷、进退自如。不然你穿着T恤出门,半路上遭遇冰雹,也只能咬牙顶着走。
街上的穿搭场面,也常常令人忍俊不禁。一边是穿着羽绒服、戴着毛线帽的老太太,另一边却是短裤拖鞋踩着滑板的老爷爷,再旁边是撑着雨伞、西装革履等TTC的小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气候系统”里,互不影响,谁也不觉得自己穿错。
久而久之,加拿大人就练就了一种气候免疫力,预报不准就当笑话听,穿衣靠感觉,出门靠直觉。甚至有人声称,他们已经修炼出“内心天气预报系统”,比手机App还准。
所以啊,别再吐槽天气预报不靠谱了,它其实也挺努力的。只是加拿大的天气太有个性,喜欢自己说了算,不爱被安排。你不能要求一个连国鸟都叫“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的国家天气稳定,你也别指望每一次预报都准得像考试答案。
天气是主角,预报只是友情客串。这也是加拿大生活的一部分——可能不太准,却特别真实。
Easycan Inc. (轻松传媒) Journalist Shengji Lin & Janet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