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大闹天宫是在炒作?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美猴王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的精华部分,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自此引发出后来的种种故事来。吴先生着墨之重,描述之精彩,情节涉及和人物关系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力度。而美猴王之所以要大闹天宫,吴先生给人们提供的故事来看,是因为猴子的自我期望和现实发生了冲突,天庭根本没有把美猴王看在眼里。所以石猴就把这腐朽的天庭大闹了一番。猴子的一个性格是急噪,但是另外一个性格是狡猾,猴精猴精的似乎也只有猴子能担当的起这个称号。而且从石猴的诸多表现来看,石猴的智商之高是一般猴子甚至连得到的仙人也不如,除了智商外,石猴的情商在经过多年的锻炼之后也有颇到火候,那么面对强大,坚固的上天系统,石猴是因为冲动,看不惯而大闹天宫吗?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我们来看看石猴大闹天宫前的经历,来看看在下界时石猴的历练过程。在荣当花果山大王之后,石猴不同于一般享受的土著猿猴心思,它有着它的远虑,甚至为此而“坠下泪来”,这点就显然是普通的土著猿猴所不及的。假若说其他猴子比如通臂猿猴也有类似的想法的话(从通臂猿猴给石猴的建议来看,通臂猿猴也有此远虑),那么石猴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去付诸实施。而后游水、爬山、串长城、游小县、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后终于找到学师之处。这个过程石猴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可以想象一个猴子在人间是如何的不便,但是皆让石猴度过,且更看出了“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从这点来看,就可以看出石猴的非同凡响之处。而且从灵台方寸山谯夫歌曲中能听出“黄庭道德真言”,可见石猴在这漂泊之间所学非浅。且在找到“斜月三星洞”后,没有向一般人那样急切的进入诉说求道之心,而是“不敢敲门”,这里猴子的情商相当之高。而且进入见祖师之后,颇能引起祖师对石猴的兴趣来,而且从祖师单独给石猴开小灶,可以看的出这个祖师是多么的喜欢这个聪明的猴子,而且显然比其他共同的学习的学生要优秀一些。在多年求学之间,石猴在人间所学基础之上“讲经论道,习字焚香”,学习祖师所传之道,而且比其他学生颇有“修来的缘法”。而且回归花果山之后,重整士气,令各方妖仙臣服。且去傲来,游东海,吓阎王。在这个过程中,石猴在东海出次尝试成功、到阎罗殿再次实现目的。且从这两次初次和仙界打交道,让石猴对仙界有了初步的尝试,似乎只有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到的东西,而龙王和阎罗们的表现也恰好验证了这一观点。在猴王“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后,且经历过东海龙王,阎罗们的纵容后,心理的膨胀欲望就很容易理解的变大了,想上天宫成为了其下一步的目标。但是猴王是聪明的,从老祖那肯定要多少了解天庭中的事情,甚至对玉帝以及天庭核心人物的个人历史和天庭运行规则都有所了解,从“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孙悟空讲唐僧”“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而孙悟空和猪八戒“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可以看出猴急脾气的猴王的城府之广。另外还要了解的一件事情是石猴出身是一个下方妖怪,而且在上天的眼里“不足为异”,而且只要有所对天庭不利的话,是要“收伏”的,且从和石猴不相上下的黄风怪等的境遇来看,类石猴之妖怪天下并非它一二之人,那么象这样的下界妖物来说,上得天庭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如何体面的上得天庭来,确实让猴王有点犯晕。故当“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录”时悟空笑道:“多感老星降临”,这一笑字暗藏着多少的内心思维啊。

美猴王有个‘弼马温’的称号,也是石猴大闹天宫的原因。那么智商和情商都颇高的石猴来说究竟是意识到这个官衔低还是把它当做靶子当作借口来用的呢?石猴上的天庭来,心思缜密,给自己造就的形象相当的突出,那就是“不懂礼仪的一个下方妖仙”,其行为表现为回答不恭敬“自称老孙,顶多唱个诺”。既然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这样的形象,那么对一个新人来说,就有很多方便的地方,比如不懂礼仪的去哪个闲府去探究个底细,踩点弄点天庭机密摸清“天门内外之路”的话,就显得方便了。假若一上来就表现的恭恭敬敬,那么如何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天庭中一步步上来,就很难说了,当然也不符合石猴的本性。石猴被木德星君送他去御马监到任,把个养马之职做的相当的出色。这里面有个疑问是,为什么过了数天之后才问官职大小呢?又为什么在把马养的相当出色之后才开始找出这个理由——他后来的嫌弃官职小的“官方理由”呢?以猴王的天性来说,倘若开始不知道“弼马温”是什么官衔,但是在养马以及御马监的设施和小官来看,孙悟空是不可能意识不到官职的大小,且其在人间漂流这么多日,对官衔不可能不知道高低下贱的。在这半月有余之间,通过对上天的理解,猴王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就是闯下天庭。而石猴做这种决定的石猴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的,一是大胆的决定,二是东海,阎罗处的经验,三是在把“弼马温”本职工作做的相当出色后,且把他的官方理由放大到了数倍,让天庭背上了个不珍惜人才的罪名。而后来事实证明它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

孙悟空在充分造势之后——包括名分、理由、和对天庭底细的了解,并在此时把“齐天大圣”的口号提出来了。此时迎来了和天庭的首次正面冲突,而这里需要的就是它个人的能力了。当败得李天王部队后,石猴意识到可能性之后向天庭提出了他本人的终极目标“齐天大圣”。石猴本质上是不想和天庭有冲突的,但是为了突破天庭森严的壁垒不得已而用武和冲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当金星二次招安的时,孙悟空道“来得好,来得好”。当然这次孙悟空不知上天是什么把戏,但起码表面上是天庭给了自己面子。况且上天一直是自己的中技目标,于是又一次来到天庭。且“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也是颇给面子,既然玉帝给面子,自己也当然给面子,起码不能闹事了。当然这个阶段也有个疑问就是石猴是不是不会觉得这次和上一次不同呢?这对心计颇深的石猴来说不可能不考虑的。但是首先要把面子做足,不能没有理由的闹下去,那样对老孙来说就有损形象了。而且趁这个时间多交些朋友,多弄点信息。“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但是此时石猴的表现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石猴依然是用放荡不懂礼仪的形态来对付天庭人员的,这同那个寻师洞口而不贸然进入的石猴有着强大的区别,是不是能用藐视天庭来解释呢,显然不能,因为石猴的终极愿望就是能进入这个天庭。这个性格有可能招致其他人的不满,尤其在等级森严的天庭来说。这里石猴背负着两种选择,且每一种选择都是相当危险的,其一是,归依天庭,按照礼仪来,但是很可能就这样一直有名无禄的过下去,另外一个选择是寻找借口必要时刻再反天庭争取实际利益,而这这个过程中有可能是寻找机会,甚至为自己再次暴乱制造舆论基础。所以当有蟠桃大会这个机会的时,大圣和天庭最大的冲突来到了。而冲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个实际的职位,但是这次他算错了三个方面。一个是没有在天庭的二郎真君,一方面是金星的老谋,一方面是西方佛界的威力。关于最后一方面,孙悟空在随老祖学习之时应该也有所了解,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如来的佛力竟然如此无边,也意识到师父之外能人还是有的。故后来五指山下五百年的思索,让他明白了,如果反抗还是不能很顺利的成功的,起码无法逾越如来这一关。而在当时一个身怀绝技,要想进入一个森严等级极其严密的天庭,思维缜密,颇有心计的石猴用武力和放荡无礼仪在密不透风的等级制度下突破妖仙的身份,是很很好的博弈结果。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