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难民在德国面临“不归路”:数十万人选择逃离!
为何德国会让他们感到待不下去?
大约32.1万名战后来到德国的乌克兰难民在两年后选择了离开。其中有多少人返回故土,多少人转投其他国家,并无相应的统计。尽管德国各地政府为了接纳乌克兰难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这个国家的“融入”仍遇到了不少困难。
找到一份工作,是融入一个国家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但据联邦就业局的统计,逃往乌克兰的人当中约有71.6万人(其中包括46.1万名女性)处于工作年龄,即15至 65岁之间,但根据去年11月份的最新数据,其中仅21%的人在德国找到了工作——11.3万人全额缴纳社会保险,3.6万人从事“迷你工作”。
从乌克兰来的逃难者更被一些人称为“优质难民”:正如联邦劳动部一位发言人指出的,在参与问卷调查的乌克兰难民中,有70%的人拥有大学文凭。但在乌克兰融入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上,德国却远不如它的邻国如丹麦、荷兰等做得成功。
尽管德国在乌克兰难民就业方面收效甚微,可直到今年开始,德国才开始实施旨在促进难民融入劳动力市场的所谓“工作涡轮计划”。然而,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能否将更多乌克兰人留在德国,仍是存疑的。
“任何完成融合课程的人都应尽快获得工作经验,同时继续在工作场所直接提高德语技能,并获得进一步的资格证书,”“工作涡轮计划”的负责人特尔岑巴赫在采访中说道,“仅在1月份,就有12.4万名来自乌克兰的人参加了融合课程,其中四分之三的人将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课程。”
但特尔岑巴赫也指出,德国当前经济疲软的状态会是乌克兰难民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一个障碍。他还强调,幼儿托管服务的缺乏、认定程序的冗长和语言技能上的要求也仍然是他们的主要困难。就最后一点来说,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劳动力市场对(本土)语言的“依赖性更强”。
联邦劳动部的发言人表示,任何想在德国工作的人一般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语知识”,即使是从事非技术性工作也不例外。“然而,良好的语言技能不仅要在课程中学习,而且往往也只能在工作中获得。这就需要公司愿意去雇用那些德语还不是很好的人。”
来源:欧时大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