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智慧(一)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达义法师

前不久,有一位信众来到湛山精舍向我大倒苦水,说他在许多年以前曾经大力帮助一位亲人,但如今这位亲人发达了,有钱了,却对这位信徒的困难不闻不问。他真的後悔当初帮了那个人,他最後问我,我当初帮了那个人不也是一种佈施吗?佈施不是可以得到善报吗?为什麽我还得到这个恩将仇报的结果。

我对这个信众说,善行当然会有善报,不过因果是非常细微的,从因到果之前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短,也可能长。而且还要看其他的因缘。就如同我们种树一样,一颗大树不仅需要种子,还需要水、阳光等外在因素。因缘具足,自然成长得快,反之,生长就会缓慢。不过我们在讨论佈施的福德之前,应该搞清楚什麽是真正的佈施。

何为佈施

在《毗耶娑问经》中,佛对佈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既佈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佈施。”佈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於他人,才是真正的佈施。拿衣服、钱财、医药送给人家,是外佈施;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清净掉,是内佈施;给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无畏佈施。佈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须马上实行。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佈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佈施。

有朋友可能会问,我本身并不富有,没有钱佈施该怎麽办呢?其实,佈施的功德并不取决於本身所佈施的钱财数量。换句话讲,并不是有钱人佈施的多,将来得的财富也多。关键在个人心量。一个乞丐总共资产只有100元,如果他把100元都拿出来帮助别人.那他的心量是百分百的,他得到的果报也不可思议。所以说在因果规律的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什麽样的人,只要从当下做起,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谈到这里,我记得曾经有个朋友问我,我们在多伦多介绍开车,在红绿灯处经常会看到有些人举著牌子讨钱,有本地的媒体报导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并不缺钱。我想这种事情在中国大陆、香港等地都有,记得有一篇报导称,香港的一些所谓的乞丐,家里都有上百万的资产。这个朋友进而问我,对这些人我们到底是给钱还是不给呢?如果给错了,岂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在佛教看来,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唯心所造,只要我们看到了这个乞丐,心中升起怜悯之心并且做了佈施,就是真佈施,就能获得无量的福德,上当与否并不重要。在禅宗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良宽禅师,他住在山脚下一所茅屋里,生活过得极简单。一天晚上,在他外出的当儿,小偷‘光顾’了他的茅庐,结果发现没有一样东西值得一偷。良宽禅师回来时,小偷正要离去。他对这位仁兄说:“看样子你好像远道跋涉而来,怎麽能空手回去?”说著他把自已的外衣脱下来:“夜凉了,把这件衣服当作礼物披上吧。”小偷披了衣服就走了。他坐下来参禅,看到窗外夜空中掛著一轮美丽的月亮。“可怜的家伙”他沉吟道,“可惜这月亮不能也送给他。”

….下期待续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