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矩和佛教中的戒律(一)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达义法师

出家人最快乐

前不久,因为外出购物,来到了太古广场附近的一家商铺,当时人很多,於是就在靠门口的椅子上坐下来等。一同等候的还有几个人,其中有一位中年人向我点了点头,我也礼貌地向他笑了笑。他问我:你是和尚吧。我回答道:是,我是出家人。他又接著说:我的外婆也信佛,文化大革命前还经常拜观音,但後来破四旧以後就没有人敢信了。听他这麽一说,我便好奇地问他:那你现在信什麽呢?他回答说:我现在什麽也不信。不过在大陆的时候,我也会到庙里烧烧香、许许愿,求个平安。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黯然,似乎颇有心事的样子。他突然问我:你们出家人清规戒律这麽多,不辛苦吗?我笑道:恰恰相反,我们出家人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个人听後,露出了一种十分不解的神情。他问道,你们出家人不能做这个,不能吃那个,这麽不自由,怎麽会快乐呢?我反问他,你认为怎样才算快乐呢?他说道:你看出家人不能喝酒吃肉,不能说谎,这样多不自在。我们在家人就可以想怎样就怎样,岂不快活。我停顿了一下,问他道:你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喝酒,但你是不是有过酒後失言、酒後误事的情况。他认真地想了想说:是啊,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就是因为酒後失言得罪了领导而丢掉的。我接著问他,你可以吃肉,但你是不是身体状况并不好。他点头说,是的,我的血压血脂都很高。我紧接著追问他,你说谎以後,有没有良心不安,夜不能寐的时候。他低下头,没有说话。於是我笑了笑对他说,这就是为什麽我说出家人是最快乐的人。

戒律与礼仪

想必许多朋友和我一样,小时候,非常讨厌家长老师给我们定的规矩和各种的礼仪、条条框框。特别是被长辈训斥了以後,更是十分难受委屈。但当我们长大成人後想一想,现在的言行习惯,莫不是小时候养成的,看到有些人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我们都会在心底讚叹人家有教养。对那些粗鲁莽撞,经常口出不逊的人,我们就会想这个人没有教养。如果没有小时候的那些管教,我们很难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以我为例,我就非常感谢我的恩师,闽南佛学院的创始人妙湛长老,妙老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每天早上四点多,他便拿著手杖到各个学生房门喊醒学生上早殿。用早餐时,妙老一早便等在斋堂,观察每个学生的仪表和衣著。如果衣冠不整或没有紮裤脚,便立即批评纠正,并命令穿著整齐後再回斋堂。每逢寒暑假并不让我们休息,每天给我们安排许多任务,学习各种的规矩,威仪,当时觉得很痛苦,但後来意识到如果没有他老人家严格的要求,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这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不利。

其实我们小时候所学的礼仪规矩,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戒。当然这种礼仪规矩和真正的戒律还相差很远。不过有两点是相通的,第一、礼仪规矩和戒律都是告诉我们那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第二、这些都是成就者为初学者制定的。为什麽这样讲呢?我们看所谓的礼仪规矩都是父母长辈们制定的,因为他们懂得这些规矩的道理,也就是小孩子为什麽要遵守这些规矩。同样地,戒律是佛陀为学佛人制定的规矩,我们守戒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成为像佛陀那样彻底解脱烦恼的圣者。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