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矩和佛教中的戒律(二)

点此按钮收听本文语音

达义法师

弟子规的入世之道

说到孩童的礼仪规矩,我认为「弟子规」是一部非常好的範本。现在许多团体和个人都在弘扬「弟子规」,真是福德深广。《弟子规》原名叫作《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此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入则孝,出则悌”的思想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範。後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用来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培养忠厚家风的训文。

在「弟子规」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讲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馀力,则学文”。意思是讲,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还有多馀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在“出则悌”中讲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意思是说,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弟妹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许多朋友可能有个误解,认为「弟子规」是给小孩子读的,其实不然,“弟子”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晚辈後学”,凡是有长辈的人都应该学习「弟子规」。我个人认为「弟子规」是人类在世间法层面上最好的道德规範。

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这种礼仪规矩,严格的管教会不会让孩子没有了自性,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主见呢?懂得礼仪规範和有思想,并不矛盾。对孩子管教严格,管得是行为,并没有限制孩子的思考。但作为长辈,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对孩子严加管教的同时,一定孩子多读书,多和他们交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思想培养他们的个性,不能粗浅地认为没有思想是讲究礼仪规範的问题。就如同佛教一样,佛陀在给我们制定了戒律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叁藏十二部经典,智慧成就了,戒律自然圆满。

什麽是佛教中的戒律

如果讲到出世间法,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彻底的解脱烦恼,了脱六道轮迴之生生死死,我们必须要遵从佛陀的教诲,受持戒律。

戒律,在梵文中叫作 sila ;音译为“屍罗”,是惯行的意思,也就是“行为”、“习惯”、“道德”、“虔诚”等义。戒律是佛教小乘叁学之首,大乘佛法中的六度(六波罗蜜)之一。其根本精神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戒律从事项上讲非常复杂,从五戒、八戒、十戒到四十八戒乃至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叁百四十八戒)但究其本源,从理上讲则归於摄心为戒。雄十力曾指出,“戒律之本,要在不违自性而已”,“故戒者,自性良知之自由也”。

在这些戒律中,朋友们可能最熟悉的就是五戒了。所谓的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中首戒为“不杀生”,不仅指不杀人,还包括“一切有行、蠢动、含灵,皆不得加害。”但以杀人为最重。因为对於一切生命个体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佛教从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推及到世间所有有情的生命,体现了对生命高度的尊敬,是一种生命哲学。“不偷盗戒”是指“不予而自取”。是说对他人的东西哪怕是一草一木,未经许可,都不能擅自取用。“不邪淫”是指杜绝一切不正当的性关系係。因为佛教认为欲为贪爱的根本,也是生死轮迴的原因。“不妄语戒”是不说谎言,诚信正直,没有骗诳行为。“不饮酒戒”在五戒中叫作遮戒。所谓的遮戒是指饮酒本身没有罪过,但为防止酒後失言,酒後乱性,所以要杜绝。此戒的目的是为保持智慧利於修行。

近代大德太虚大师在《佛教人乘正法论》中对佛教五戒作了新的解释。他归纳为

(一)不杀生而仁爱

(二)不偷盗而义利

(叁)不邪淫而礼节

(四)不妄语而诚信

(五)不饮酒而调善身心

不难看出,太虚大师将出世间法中的五戒与世间法中的道德标準联繫起来,也就是用出世间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情,这正是人间佛教的真谛所在。

结语

无论是我们先人留下的礼仪规範,还是佛教中的五戒,其本质都是让我们止恶行善,培养我们的福德与智慧,如果从世间法层面上看,其结果必然是趋吉避凶,从出世间法的角度看,则帮助我们彻底地远离烦恼进而解脱生死。

分享文章到为新朋友圈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